DB21∕T 2219.9-2024 玉米 高粱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9部分:玉米北方炭疽病(辽宁省)
ID: |
D305DDB7F73842C782EEE7C146A4FF02 |
文件大小(MB): |
0.23 |
页数: |
1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15 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2219.9—2024,玉米高粱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第9 部分:玉米北方炭疽病,Rules for evaluation of sorghum and maize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Part 9: Eye spot of maize,2024 - 09 - 30 发布2024 - 10 - 30 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1/T 2219.9—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21/T 2219《玉米高粱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的第9部分。DB21/T 2219已发布,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1 部分:高粱靶斑病抗性鉴定;,——第2 部分:高粱煤纹病抗性鉴定;,——第3 部分:高粱镰孢菌茎腐病抗性鉴定;,——第4 部分:高粱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第5 部分: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第6 部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鉴定;,——第7 部分:玉米青霉穗腐病;,——第8 部分:玉米木霉穗腐病;,——第9 部分:玉米北方炭疽病;,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植保植检总站、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淑芹、高越、崔雪、薛春生、夏子豪、曲智、朴静子、葛芳、屈丽莉、赵世,学、黄宇飞、孙慕君、李眷、鲁旭鹏、姜策、杨森月,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联系方式: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文件起草单位联系方式: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联系电话:024-88487148,DB21/T 2219.9—2024,II,引言,玉米、高粱种植面积约占辽宁省谷类作物一半以上。近年来,在玉米、高粱生产中病害的发生趋于,严重,已成为制约玉米、高粱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玉米、高粱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为抗病育种和病害流行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意义重大。为确保标准制定的系统性和应用的便利,性,针对辽宁省玉米、高粱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需求,特制定本系列标准。DB21/T 2219本次发布,了一个部分:,——第9部分:玉米北方炭疽病,本系列标准还将陆续发布其他玉米、高粱主要病害的抗病性鉴定技术部分,DB21/T 2219.9—2024,1,玉米高粱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第9 部分:玉米北方炭疽病,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北方炭疽病(Kabatiella zeae)抗病性鉴定的准备、接种、调查、抗性评价和,鉴定结果汇总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栽培玉米(Zea mays L.)种质资源和品种对玉米北方炭疽病抗性的鉴定及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21/T 2219.8 玉米高粱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范第8部分:玉米木霉穗腐病,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准备,4.1 接种物,4.1.1 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和保存,4.1.1.1 分离,从田间采集具有典型玉米北方炭疽病症状的叶片,以组织分离法从病斑上分离病原物后,再利用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化培养物,4.1.1.2 鉴定和保存,纯化培养物经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其确定为玉蜀黍球梗孢(见附录A)。待纯化菌,株菌落长至1/2 培养皿(90mm)时,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otato Dextrose,简称PD)洗下分生孢,子,过滤后获得分生孢子悬浮液与50%甘油1:1 比例混匀,-80℃保存备用。PD 的配制应符合DB21/T,2219.8 的规定,4.1.2 接种物的制备,4.1.2.1 培养基配制,接种前需配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简称PDA)培养基和玉蜀黍球梗孢培养,基(Kabatiella zeae medium,简称KZM)。KZM 的配制方法:选取羧甲基纤维素10g+麦芽糖5g+蛋白,DB21/T 2219.9—2024,2,胨1.5g+磷酸二氢钾1g 混合加入1000mL 蒸馏水定容,分装后121 ℃高压灭菌30 min。PDA 的配制应,符合DB21/T 2219.8 的规定,4.1.2.2 接种物获取,将保存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25℃黑暗条件下培养7d后,用无菌打孔器获取菌落直径为6mm的菌饼,将其接种于KZM培养基,接种前培养物经三层已灭菌纱布过滤,获得分生孢子悬浮液,用无菌水将分生,孢子的浓度调至1×106个/mL,加入0.01%吐温20,即可用于田间接种,4.2 鉴定圃,4.2.1 圃地选择,应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具有良好自然发病环境和排灌设施的地块,4.2.2 试验设计,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或顺序排列。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时,每30行鉴定材料设1组已知抗病和感病对,照材料(见附录B);进行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时,每50行鉴定材料设1组已知抗病……
……